離
離
暑
云
散
裊
裊
涼
風
起
8月23日
農歷七月初一
處暑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,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,于每年公歷8月22-24日交節?!疤帯笔墙K止的意思,處暑表示炎熱的酷暑結束,這時三伏已過或接近尾聲,由于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“秋老虎”影響,處暑過后仍有持續高溫,會感到悶熱,天氣由炎熱向悶熱轉變,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前后。處暑時,斗指戊(西南方),太陽黃經達150°。
處暑,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時正是收獲中稻的大忙時節。一般年辰處暑節氣內,華南日照仍然比較充足,除了華南西部以外,雨日不多,有利于中稻割曬和棉花吐絮。處暑時節,中國大部分地區林果和農作物陸續進入成熟期,農民加緊采摘,搶抓農時,進行水稻施肥、除草等田間管理?!疤幨罟葷u黃,大風要提防?!?/p>
處暑以后,氣溫日夜差別增大,由于夜寒晝暖,作物白天吸收的養分到晚上儲存,因而莊稼成熟很快?!疤幨詈吞镞B夜變”“處暑三日無肯谷”“處暑三朝稻有孕”“處暑滿田黃,家家修廩倉”等,都說明處暑節氣后,作物很快要收獲了。
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時也正是收獲中稻的大忙時節,華南日照仍然比較充足,除了華南西部以外,雨日不多,有利于中稻割曬和棉花吐絮。對于剛剛走出三伏,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,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,果蔬種植、畜牧方面也需做好抗旱及秋季防疫工作。
處暑節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。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,俗稱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節”。處暑之后,秋意漸濃,正是人們暢游郊野、迎秋賞景的好時節。
處暑節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。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?!捌咴掳搿钡拿袼谆顒?,俗稱作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節”。
煎藥茶是處暑期間兩廣地區盛行的習俗,起源于唐代。每到這個時節,家家戶戶到藥店配制藥方,在家中煎煮涼茶,清熱、去火、除肺熱。
河燈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。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活動,俗稱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節”,在水中放河燈,任其漂流,悼念逝者,祈保平安。
處暑過,暑氣止,就連天上的那些云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,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云成塊。民間向來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說,其中就有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對于沿海漁民來說,處暑以后漁業收獲的時節,每年處暑期間,在浙江沿海都有隆重的開漁節,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,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,歡送漁民開船出海。
處暑后,人體出汗明顯減少,水鹽代謝功能逐漸恢復平衡,進入生理休整階段,機體于是出現疲憊感,產生“秋乏”?;狻扒锓Α?,要保證充足睡眠,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;飲食清淡,宜多吃西紅柿、茄子、馬鈴薯、葡萄和梨等食物。
處暑后養生最主要的就是養肺,而銀耳、山藥、白蘿卜、百合、白芍、梨子等“白色食物”最易入肺,建議多食,少吃一些辛辣食品。處暑時節酸酸甜甜的石榴、“百果之宗”的梨子、鮮香可口的無花果、瑪瑙似的葡萄、營養豐富的芒果、止咳潤肺的菠蘿蜜等水果均已上市,在滿足人們味蕾的同時也達到抗秋乏的養生效果。
處暑前后,白天氣溫較高,夜晚則較為涼爽,保持臥室的適宜溫度非常重要,建議室溫控制在22℃左右,以確保睡眠時的舒適度。同時盡量保持臥室空氣流通,有助于提升睡眠質量。白天適當開窗通風,夜晚睡覺時注意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體,以防受涼。隨著白天逐漸變短,夜晚變長,應該盡量早睡早起,成年人每晚保證6到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,以充分恢復體力和精力為宜。
微信號:135editor
新浪微博:@135編輯器
【模版版權說明】
排版:135編輯器
文字來源:百度百科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5%A4%84%E6%9A%91/488721
(僅做占位,使用需替換)
圖片來源:135攝影圖(ID:2366)
設計元素:135編輯器樣式改制
頭圖:本人繪制+135編輯器
藝術字:藝術字“處暑”(ID:151038)
藝術字“節氣”(ID:151029)
藝術字不可替換文字與顏色
藝術字“傳統節氣”(ID:158106)
藝術字不可替換文字可修改顏色
貼紙:135編輯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