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5會員服務

關注會員專屬公眾號,領取教程&福利

掃碼添加客服領取福利
在民間世俗里,“七月半”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,不忘根本。在佛教里,七月又稱“歡喜月”、“佛歡喜日”、“吉祥月”,“報恩月”。
在民間世俗里,“七月半”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,不忘根本。在佛教里,七月又稱“歡喜月”、“佛歡喜日”、“吉祥月”,“報恩月”。
在民間世俗里,“七月半”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,不忘根本。在佛教里,七月又稱“歡喜月”、“佛歡喜日”、“吉祥月”,“報恩月”。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。
處暑,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。斗指戊(西南方);太陽黃經為150°;于每年公歷8月22~24日交節。處暑,即為“出暑”,是炎熱離開的意思。處暑的到來,標志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,暑氣漸漸消退。
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蘭盆節。盂蘭盆,梵文Ullam-bana的音譯?!坝厶m”,倒懸的意思,倒懸形容苦厄之狀,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。
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?!疤帯焙卸悴?、終止意思,“處暑”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。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降低,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。炎熱的酷暑已漸消退,雖暑氣呈退減趨勢,氣溫不會異峰突起。